中国洗发水厮杀风云录消费战争
▎从「清洁」到「去屑」再到「防脱」,年轻人的头发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
馆长
出品
IC实验室
本文为系列视频期文字稿件部分作为一个奔三的男青年,本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日益后退的发际线。为此我这一年蓄起了长发,最近还去烫了个头,就是怕再过几年就没有东西可以烫了了。
老实说,我身边同龄的朋友很多也有类似的烦恼。而根据阿里健康电商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购买防脱产品的用户90后占了50%以上,是绝对的主力军,「防脱」已经成为了洗发水市场最重视的消费者诉求之一。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脱发这件事儿。如果你脱发严重,那么大概率是遗传的。天要你秃,别说防脱洗发水,你拿洗头也没有用。而轻微的脱发本身就是个自然现象,主要跟你的饮食和作息有关。
至于市面上大部分标注着防脱甚至生发功能的洗发水,他们很可能就像减肥产品一样,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安慰剂。当然也许真有能防脱的洗发水,大家发现了还请私信推荐给我,我替我的发际线谢谢各位了!
我们小时候用的洗发水主打去屑和柔顺功能,和今天年轻人选择防脱功能的洗发水,其实背后都是洗发水厂商根据消费者们日益变化的需求推出的产品。在日化产品中,洗发水属于毛利润较高的产品,往往是各大企业的现金牛(现金牛,来自于波士顿矩阵模型,指那些在成熟市场已经取得可观市场份额,利润丰厚稳定的公司业务),也就自然成为竞争尤为激烈的战场。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洗发水生产量和销售量最高的国家,目前有超过个洗发水生产商,市场上的洗发水品牌超过个。而近年来还不断有新的选手入局,这么多的企业,正以各种方式拼抢总量超过亿人民币的洗护发产品市场,其中洗发水贡献占比超过了80%。
为了我的头发,我深入研究了一下洗发水市场,这次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洗发水品牌之间的竞争背后未曾被外人所知的激荡的恩怨情仇。因为内容比较丰富,所以我将分两期来仔细讲讲中国洗发水的商业发展史。
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清洗头发和清洗其他部位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为了满足「洗干净」这个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全身上下一块肥皂就解决了。直到70年代末,中国才诞生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洗发水品牌——蜂花。但是无论是蜂花还是接下来的美加净,这些国产洗发水本质上只是肥皂的替代品,功能上依然摆脱不了「清洁」。
而真正打开中国洗发水市场的是外来的和尚:宝洁。年宝洁在广州成立了合资企业广州宝洁,并推出了至今依然是洗发水产品霸主的「海飞丝」,主打的就是「去屑」这个概念。
虽然今天海飞丝对于大家来说,至少从价格上来讲已经是一个大众化的选择,但是在90年代初,ml的海飞丝售价19块人民币,而当年的中国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才几十块。所以19块的海飞丝几乎可以说是一件奢侈品了,也正是那时,中国人关于「美丽」的意识刚刚觉醒,开始在满足温饱之余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shouwang.com/zzxfy/15501.html